1.诸葛村内部结构
公共服务设施——商业用地——住宅用地——农业用地(由内向外)
2.农业用地种类(4)
耕地、林地、草地、水域
3.功能区特点(2)
- 不同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界限
-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
4.判断住宅区的依据(2)
- 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
- 常住人口最多的
5.高级住宅区的布局(4)
- 位于河流的上游,盛行风上风向,靠近风景区,环境优美(结合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)
- 与高地相连
- 位于城市边缘
- 周边基础设施完善(题中要强调是哪种基础设施)
6.判断商业区的依据(2)
1.位于城市几何中心处;2.占地面积最小
7.两种商业区的布局特点及原因
- 以零售业为主的商业区:布局在市中心,以市场最优为原则
- 原因:人流量大,消费水平高
- 以批发业为主的商业区:布局城市边缘、交通干线附近,以交通最优为原则
- 原因:地租水平低,靠近交通干线方便运输物品
8.工业区的布局及原因(5)
- 城市边缘(原因:地租水平低、减少对城区污染)
- 靠近交通干线(以交通最优为原则)
- 风向
- 盛行风的下风向
- 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
- 最小风频上风向
- 河流:位于河流的下游
- 远离城市与农田
判断河流流向:1.从高处到低处;2.与等高线突出方向相反
注意:
自来水厂分布在河流的上游(原因:方便给居民提供洁净的水源)
污水处理厂布局在河流的最下游(原因:方便污水集中处理)
9,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(6)指出最重要的因素
- 经济(最重要)
- 政策
- 文化(巴黎市中心教堂)
- 历史(北京市中心故宫、上海外滩国外建筑)
- 社会(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)
- 环境(工业区的外迁)
10.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(2)
1.距市中心的距离;2.交通便捷程度
11.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(3)
- 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、为生活提供便利、文化传承,对于优化城乡内部空间结构,推动城乡一体化
- 发展卫星城、合理规划工业企业,改善环境状况
- 合理安排居住区、公共服务设施,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,为生活生产提供便利
- 通过规划,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,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到相传
12.建立宜居城市的措施(4)
- 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空间结构
- 保护生态坏境,改善环境
- 保护文化古迹,得以传承文化
- 合理布局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
13.城市化的标志(4)标出最重要的标志
- 城市数量增多
-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
- 城市人口数量增多
-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(最重要)
14.合理城市化的意义(4)
- 促进区域经济水平发展
- 提高资源利用率
- 促进社会和谐
- 改善城乡环境
15.城市区位因素(自然4,社会7)
- 自然:地理位置、气候、地形、河流
- 社会:资源、交通、政治(政策)、军事、旅游、文化、科技
16.发达国家、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,所处城市化的阶段、出现的现象
- 发达国家:起步早、水平高、速度慢;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逆城市化
- 发展中国家:起步晚、水平低、速度快;主要为中期加速阶段 郊区城市化及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部匹配
17.郊区城市化出现的原因(4)
- 市中心出现:
- 汽车的普及,交通拥挤
- 居住压力大
- 就业压力大
- 环境污染问题
18.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(2)
- 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
- 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
19.如何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?区域协同发展?(7)
- 调整产业结构,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,部分产业进行转移
- 以大城市为核心,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
-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区位优势,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
- 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
- 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
- 加大政策支持
- 改善城市环境
20.过快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(自然4 社会4)
- 自然
- 生物多样性减少
- 土壤质量下降
- 加剧热岛效应
- 路面硬化导致下渗减少,地下径流减少,地表径流增多且汇集速度快,引发城市内涝
- 社会
- 交通拥挤
- 住房压力大
- 就业压力大
- 环境污染严重
21.过快城市化不利影响的措施(6)
- 建立卫星城,分散大城市的职能
-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,建立生态城市
- 加大住房建设
- 完善排水等基础设施
- 增加就业机会
- 开发利用新能源
-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
- 合理规划交通干线 等等
22.城乡一体化的意义(3)
- 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压力,促进城市经济水平提升
- 有利于农村城镇化,促进农村经济发展
-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,促使城乡共同繁荣发展
23.哈尼族森林的作用(3)
保持水土、涵养水源、净化水质
24.哈尼族村庄在半山腰的原因(3)
- 所处地区纬度低,热量充足,位于地势较高处,气候凉爽,有利于当地人居住
- 靠近森林,可获得充足且洁净的水源
- 靠近梯田,方便从事农业生产活动
25.哈尼族梯田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什么(1)
水旱灾害
26.南方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目的(2)
- 抵御洪水的侵害
- 方便灌溉(体现人地和谐、天人合一)
27.体现天人合一,人地协调发展的景观名称(4)
- 哈尼梯田(农村)
- 丘陵地区宅高田低(农村)
- 安徽宏村(农村)
- 苏州小桥流水人家(城市)
28.福建土楼体现的思想是(1)
御外凝内
29.土楼设置圆形多于方形的原因(2)
- 节省材料;
- 减少防御时的盲区,可更好的进行防御
30.土楼形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(6)
- 屋檐倾斜: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,年降水量多且集中在夏季,有利于排水
- 阶梯较高: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,年降水总量多易出现洪涝灾害,可减少涝灾的侵害
- 房屋墙体厚实:夏季隔热,冬季保温,有利于冬暖夏凉
- 材料:黄土、衫土,就地取材
- 厚土:调节水分,气候湿润降水多的季节吸水,降水少干的季节释放水分
- 高楼开窗:有利于通风及增加采光
- 一二楼不开窗:御敌(人文)
31.宏村的水的作用(2)
- 可以给居民提供生活、生产及消防用水
- 调节气候,增加当地湿度,改善当地气温,使气温的日较差、年较差变小
32.四合院的文化特点(5)
- 封闭性、内向性
- 长者为尊、长幼有序:长辈住在地理位置最优越的房屋中
- 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学文化:四合院注重对称、注重风水
- 体现封建等级制、礼制:官员住在大四合院,普通百姓住在小四合院
- 体现民俗文化:四合院中贴满寿字及四季平安字样,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
33.从气候角度分析四合院封闭且坐北朝南的原因(3)
- 四合院地处北京,纬度较高,冬季寒冷,其封闭有利于阻挡冬季风,起到保暖的作用
- 可以阻挡风沙进入四合院
- 坐北朝南有利于四合院获得充足的采光,有利于室内的保暖